自然分娩過程
足月胎兒分娩過程模型
根據嬰兒腿部的解剖特征,采用進口塑膠材料,模擬嬰兒腿,設計骨骼、皮膚、肌肉、血管等,大小相同。
潛伏期:指子宮頸開0~4厘米,是最辛苦的階段,有的產婦會開很久,若經過2小時都沒什么進展,則是無效率的子宮收縮,醫生會通過點滴給予“催產素”,以促進子宮正常收縮(陣痛會加強)。
活動期:指子宮頸開4~10厘米(全開),在此階段才會使用“無痛分娩”(在產婦同意的情況下),能減輕產痛;不可太早施予“無痛分娩”,以免影響產程進度。
從“潛伏期”到“活動期”,陣痛會更密集,約每2~3分鐘陣痛1次,每次持續40~60秒。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開1.2cm以上,且胎頭下降1cm以上;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開1.5cm以上,且胎頭下降2cm以上。一般而言,初產婦約在10小時以內、經產婦約在8小時以內完成活動期。子宮頸全開到寶寶娩出。此時陣痛時間會延長,每2~3分鐘陣痛1次,每次持續60~90秒,初產婦在2小時以內、經產婦在45分鐘以內會分娩。
從寶寶誕生之后到胎盤及胎膜完整娩出,此時仍有些微陣痛的感覺,但已較不明顯,大約歷經數分鐘至半個鐘頭。許多醫生護士會在此時幫產婦盡量清出惡露,以減少產后的惡露量。然后縫合會陰撕裂傷或會陰減開后的傷口。
自然分娩完成后醫院護士會將將媽媽推至恢復室觀察1~2小時,將寶寶擦拭干凈后放入保溫箱。產后1 ~2小時這段時間,醫生還需檢查子宮收縮情形及惡露多寡,確保沒有產后大出血的情形、媽媽情況穩定后,隨即由護理人員及家屬陪伴送回病房休息。就此整個自然分娩過程結束!
目前無論是社會人群還是各醫院醫護人員都在極力的倡導自然分娩,自然分娩對媽媽還是寶寶來說都是極大的好處!想要孩子的父母們也不防在醫學模型的幫助下來學習自然分娩的知識,以對自然分娩有正確的認知,了解生產是什么樣的情況?要經歷哪些過程?要注意哪些事項?讓準爸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真正面對生產時就不那么擔心、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