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急救技能公益培訓活動
3月12日,廣東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到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惠州市公交公司開展急救技能公益培訓,共有1300名警員、司機、職員工參加。
據了解,培訓內容主要從不同車禍帶來的不同傷情、如何施救、心肺復蘇術、等現場急救方面知識。該院急診科林月雄醫生結合案例和實操,通過互動體驗式培訓,深入淺出地講解創傷時的應急救護和心肺復蘇方面的知識。
此次公益性急救技能的培訓,重點培訓對乘客摔傷、發病等情況如何進行正確判斷和處置,以及如何開展心肺復蘇、創傷急救等,以便增強公交系統司機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意識和突發傷害事件應急處理能力,保護乘客生命安全。
一名李姓司機說:“雖然平常遇到車禍的突發事件不多,但學習了此次的培訓,感覺很實用,如果萬一遇上突發的情況,如果車上有人意外受傷,就懂得怎么去搶救了。”
據悉,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急救技能公益培訓將會陸續分批走進各大社區學校、機關、企業,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識和技能。
該產品根據五歲兒童的解剖特征和生理特點設計,其核心模塊包括模擬人和電子顯示屏,可進行兒童心肺復蘇訓練,實現電子監測人工呼吸時吹氣量和手指位按壓時按壓深度。適用于社會心肺復蘇培訓機構、醫院、醫學院、衛校等進行兒童心肺復蘇培訓的理想產品。
執行標準:美國心臟學會(AHA)2010國際心肺復蘇(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標準
功能特點:
■ 人工手指位胸外按壓顯示報警:
1)兒童按壓深度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1/3大約為5cm。
2)按壓錯誤時則有的指示燈顯示及錯誤的報警。
■ 模擬標準氣道開放。
■ 人工口對口呼吸(吹氣)顯示報警;
1)吹入的潮氣量<150ml~200ml<的指示燈顯示及報警;
2)吹入的潮氣量在150ml~200ml之間正確指示燈顯示;
3)吹入的潮氣量過快或超大,造成氣體進入胃部指示燈顯示及報警;
■ 操作周期:按壓與人工呼吸:30∶2/單人或15:2/雙人,完成五個循環周期CPR操作。
■ 操作頻率:最新國際標準:至少100次/分。
■ 操作方式:訓練操作。
■ 檢查肱動脈反應:手捏壓力皮球,模擬頸動脈搏動。
■ 工作狀態:采用220V外接電源,或采用4節1號電池的直流電源狀態下工作,適應野外無外接電源的情況下使用。
標準配置:
■ 高級復蘇兒童人體模型一具;
■ 電子顯示器一臺;
■ 豪華便攜式人體硬塑箱一個;
■ 復蘇操作墊一條;
■ 屏幕面膜(50張/盒)一盒;
■ 可換肺囊裝置四套;
■ 可換面皮一只;
■ 最新教材書一本;
■ 使用手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