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任何造成了環境破環,經濟損失,人員嚴重傷亡的事件,如果其破壞力超過了當地可承受能力,需要向外界救援的時候,災害就發生了。所以,災害(disaster)是對能夠給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事物總稱。
災害是自然事件或人為事件狀況的總和,包括一切對自然生態環境,人類社會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人們的生命財產等造成危害的天然時間和社會事件,如地震,火山爆發,風暴,水災,旱災,空難,海難,雹災,火災,雪災,疫病等。它嚴重的襲擊,包括直接死亡或間接的死亡。災害帶來的環境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沙塵暴,雪災,旱災和水災。可直接影響或改變人類的生存質量和生活環境。社會事件影響主要以人為災害為主載,如美國的911爆炸事件,火災,交通事故,各類傳染疾病的傳播爆發(SARS,H1N1)等,每年都會有不同的事件發生,復蘇的程度也是不一樣,也會影響人們的生存健康 和社會發展。各種災害事件之間往往相互聯系,時至互為因果,我國政府于將自然災害,人為災害,以及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統稱為‘圖片公共事件’實際上反映出這些突發‘突發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交叉。因此,在一些地方我們也常常對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不做嚴格區分。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是突然發生并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關鍵在于這種破環能力超出了當地局部承受能力,需要救援。最讓人關注的當然是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醫務工作者有必要在完成日常醫療護理工作的同時思考如何在災害救援中組織起最有效的醫療急救。隨著當前世界不斷發生災害事件,世界范圍內對災害醫學,災害護理學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