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解剖模型
手解剖放大模型展示淺弓、掌深弓及肌腱、肌鞘附血管神經。
掌淺弓;位于掌腱膜深面,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經的淺面,自弓的凸緣發出4個分支,尺側的一條是小指掌側固有動脈,供應小指尺側緣;其余3支叫指掌側總動脈,下行至掌指關節附近,各分為2條指掌側固有動脈,至第2-5指的相對緣。
掌深弓;位于指屈肌腱深面,掌骨及骨間掌側肌的淺面,為骨間掌側筋膜所復蓋,由橈動脈終支和尺動脈掌深支組成,與尺神經深支伴行。約在掌淺弓的近側1~2厘米處,從弓的凸側發出三條掌心動脈,行于骨間掌側肌的表面,在掌指關節附近,向淺面穿出,匯入于相應的指掌側總動脈
正中神經經腕管入手掌,位于掌淺弓與指屈肌腱之間,依次發出下列分支:
返支:在腕遠側橫紋下方約2.5厘米處發出,短而粗,發出后行向右上方,于拇短展肌和拇短屈肌間進入深部,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手外側群肌。臨床上手部手術時,應盡量避免于此處作切口,以免損傷該神經,造成拇指運動障礙。
指掌側總神經:3支,下行至掌指關節附近,每支分為2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其中橈側的指掌側總神經分為3支),分布于拇指橈側緣和第1~4指相對緣及橈側3個半指的中、遠節指背皮膚。并發出肌支,支配第1、2蚓狀肌。
此外,正中神經在入腕管前發出掌皮支,分布于掌心部和魚際部皮膚。
尺神經經屈肌支持帶淺面入手掌,在豌豆骨的橈側分為淺、深二支。
淺支;除分出掌短肌的肌支外,再分為二支,一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于小指尺側緣,一支指掌側總神經,在掌指關節附近分為2條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于第4、5指相對緣。
深支:主要為肌支,伴尺動脈掌深支走行,經小指展肌和小指屈肌之間,穿小指對掌肌至深部,分支布于小魚際肌,第3、4蚓狀肌,骨間掌側肌和拇收肌以及骨間背側肌。
屈指肌腱通過腕管時,有滑液鞘包裹,以減少運動時磨擦,包繞指淺、深屈肌腱的叫做屈肌總腱鞘commonflexor sheath又叫尺側囊 ulnar bursa 。包繞拇長屈肌腱的叫做拇長屈肌腱鞘tendinous sheath of flexor pollicis longus,又叫橈側囊radialbursa。此二腱鞘均從屈肌支持帶近側約2.5厘米處開始,向遠側伸延,屈肌總腱鞘與小指指腱鞘相連續,而不與第2~4指指腱鞘相通,在掌指關節近側形成盲端;拇長屈肌腱鞘向遠側與拇指指腱鞘相通。因此,拇指與小指的腱鞘炎,早期即可向近側蔓延至拇長屈肌腱鞘或屈肌總腱鞘,進而從一腱鞘累及鄰近的另一腱鞘,形成“V”字形的感染區。
手指腱鞘;由包繞肌腱的滑液鞘及包繞于滑液鞘外的纖維鞘構成。手指腱滑液鞘為雙層圓筒狀,內層緊貼附于肌腱表面,外層貼附于纖維鞘內面,兩層之間的腔內有少量滑液,以減少肌腱運動時的摩擦,在靠指骨掌面,腱滑液鞘內、外兩層互相移行處形成雙層的膜系膜,有供應肌腱的血管通過,成人大多數系膜退化,只剩血管穿過部分叫腱紐。腱滑液鞘的外圍,由深筋膜增厚形成管狀腱纖維鞘,纖維鞘附著于指骨骨膜和指間關節囊的兩側,形成骨性纖維管,以約束腱滑液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