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模型附關節肌肉
人體骨骼系統是由無數塊骨構成。骨是一種不斷處于動態變化的人體組織,具有多種 功能。骨骼為人體提供了力量、穩定性和肌肉運動的支架,也為重要的內臟器官提供保護。
骨有兩種主要的形狀:扁平狀(如顱骨和椎體)和長管狀(如股骨和上肢骨)。骨的內 在結構基本相同。它堅硬的外殼大部分由蛋白質構成,如膠原以及一種稱為羥磷灰石的物質.后者主要由鈣和其他一些礦物質構成。羥磷灰石貯存了機體的大部分鈣,是承重骨骼力量 的主要物質基礎。骨的中間是軟的骨髓,它的密度比骨低,含有造血細胞。血管穿行在骨中間而神經則分布在骨的周圍。
骨與骨的連接處形成關節。關節的形狀決定了運動的幅度和方向。有的關節,如在顱骨 之間的稱之為骨縫,在成年后已不能產生活動,而其他的關節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活動。
肩關節,稱之為杵臼關節,可使上肢產生內收、外旋、向前、向后以及側方運動。在肘部、 手指和足趾的絞鏈式關節僅產生屈曲和伸直運動。
關節的其他成分為關節提供了穩定性和防止因連續使用造成損傷的保護機制。在關節內 ,骨的末端是由一層軟骨覆蓋。軟骨是一種光滑的、堅韌的保護性組織,可吸收震蕩,減少關節運動時的摩擦。關節內有滑膜組織包繞關節,形成關節囊。滑膜組織的細胞可產生清亮的滑液充滿關節腔,這樣就降低了關節運動時產生的摩擦。
肌肉是能產生收縮的束狀纖維。骨骼肌是維持肢體姿勢和產生運動的組織。在骨和關節 周圍都分布著拮抗性肌群,如在屈肘運動時,在前方的肱二頭肌與在后方的肱三頭肌相拮抗。
肌腱和韌帶都是堅韌的結締組織。肌腱存在于所有附著于骨的肌肉末端,而韌帶則包繞 在關節周圍。它們具有穩定和加強關節的作用,使運動按一定方向進行。滑囊存在于鄰近結構之間,如骨與韌帶之間,滑囊內充滿了滑液,提供緩沖作用,否則鄰近組織在運動時會相互摩擦,引起磨損和破裂。
組成關節的各部分協調工作,有利于運動的平衡并可預防損傷。當你在行走或跑步時, 在大腿后方的腘繩肌收縮,牽動小腿產生屈膝動作;同時,在膝前方的股四頭肌松弛有利于屈膝;在膝關節內的軟骨和滑液可減少運動產生的摩擦;圍繞在膝關節周圍的五條韌帶維持 了骨的解剖位置;滑囊則在脛骨和髕腱之間提供了緩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