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百校醫培訓急救知識
5日上午,山西省紅十字會與省教育廳聯合舉辦首屆中小學校醫院前急救能力培訓班開班儀式,培訓班共舉辦3期,來自全省119個縣的300余名校醫參加培訓,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馮晉生、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武保旺出席活動。此次培訓旨在提高全省中小學校校醫院前急速救治能力,保證中小學生在受到外傷或突發疾病情況下能得到快速、正確、專業的處理及救治,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生命健康安全。
培訓班上,培訓老師對學員們重點培訓了心肺復蘇、創傷救護、突發急癥、意外傷害等常規救護技能。為了確保培訓質量,使學員們正確掌握應急救護操作規程,培訓班采用“實際操作為主,理論予以支持”的教學模式。培訓老師將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案例穿插到課程中,組織學員們進行分析、討論和實際操作,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培訓學員踴躍參與,逐個實踐,不但進一步加深了對院前急救知識的理解,還能較好地掌握應急救護的實際操作規程,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識。
培訓班根據學校的特點進行授課,學員們系統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創傷救護技術以及緊急避險和防災常識,交通事故、中毒以及溺水等常見事,其中,防災常識的重點是地震、火災、踩踏等災害發生時群體安全有序撤離。
目前,山西省的現狀是,急救培訓普及率不到1%,因此提高全社會公眾的培訓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山西省紅十字會不斷加大急救培訓的工作力度,共培訓師資2000余名,建立了一支專兼職的救護師資隊伍,培訓的救護師資骨干主要將承擔全省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和衛生救護知識的普及推廣工作,主要在全省的鐵路、煤礦、交通運輸、電力等行業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據統計,全省共培訓現場救護人員1500余萬人次,他們可以在危難關頭,沒有專業人員或救護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自救互救,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