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護理常識講解教學
在生命的奇妙旅程中,早產兒是一群特殊的小天使。早產兒,醫學上明確界定為胎齡未滿 37 周就呱呱墜地的嬰兒。這個時間段,對于胎兒的正常發育而言,本應是在母親溫暖且安全的子宮內繼續成長、完善各器官功能的關鍵時期。然而,他們卻提前打破了這一既定節奏,匆匆來到這個世界。提前出生的早產兒,面臨著諸多挑戰。
早產兒的生理特點
體溫調節能力差: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隔熱能力弱,再加上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快,所以體溫不穩定,很容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波動。
呼吸系統不成熟:他們的呼吸中樞及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呼吸淺快且不規則,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和青紫現象。
消化功能弱:早產兒吸吮和吞咽能力較差,胃容量小,賁門括約肌松弛,容易發生溢奶和嘔吐。而且,他們的消化酶活性低,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免疫功能低下:早產兒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球蛋白較少,自身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護理環境
溫度:保持室內溫度在 24 - 26℃為宜??墒褂每照{、暖風機等設備調節室溫,但要注意避免風口直接對著嬰兒。對于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可能需要使用暖箱,暖箱溫度應根據嬰兒的體重和日齡進行調整。
濕度:室內濕度保持在 55% - 65%。合適的濕度有助于保持早產兒呼吸道黏膜的濕潤,防止呼吸道干燥和感染??梢允褂眉訚衿鱽碓黾邮覂葷穸龋ㄆ谇逑醇訚衿?,防止滋生細菌。
安靜與清潔: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噪音和強光刺激。每天要對房間進行清潔和消毒,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家人和護理人員進入房間前要洗手、更換干凈的衣服,避免將病菌帶給嬰兒。
喂養護理
喂養方式:盡量采用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免疫活性物質,有助于提高早產兒的抵抗力和促進生長發育。如果母乳不足或無法進行母乳喂養,可以選擇早產兒專用配方奶粉。
喂養頻率:早產兒胃容量小,消化快,一般每 2 - 3 小時需要喂養一次。隨著嬰兒的成長,喂養間隔可以逐漸延長。
喂養方法:喂奶時要注意姿勢,避免嬰兒嗆奶。如果是母乳喂養,母親可以將嬰兒斜抱在懷中,讓嬰兒的頭部略高于身體;如果是奶瓶喂養,要選擇合適的奶嘴,奶嘴的孔不要過大或過小,喂奶時要讓奶嘴中充滿奶液,避免嬰兒吸入空氣。喂奶后要將嬰兒豎著抱起,輕拍背部,幫助嬰兒排出胃內空氣,防止溢奶。
皮膚護理
清潔:每天用溫水給早產兒洗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皮膚。洗澡時要注意清洗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防止汗液和污垢積聚引起皮膚感染。
保濕:洗完澡后,要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干嬰兒的身體,然后涂抹適量的嬰兒專用潤膚霜,保持皮膚的水分。
臍帶護理:在早產兒臍帶未脫落之前,要保持臍帶部位的清潔和干燥。每天用碘伏消毒臍帶根部 1 - 2 次,觀察臍帶是否有滲血、滲液、紅腫等異常情況。如果發現臍帶異常,要及時就醫。
疾病預防
預防感染:盡量減少早產兒與外界人員的接觸,避免帶嬰兒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家人和護理人員如果患有感冒、咳嗽等傳染病,要避免接觸嬰兒。
按時接種疫苗: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給早產兒接種各種疫苗,這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
密切觀察:要密切觀察早產兒的面色、呼吸、體溫、吃奶情況等,如有異常要及時就醫。例如,如果嬰兒出現呼吸急促、面色青紫、體溫異常、不吃奶等情況,可能是患病的表現,需要立即送醫院診治。
撫觸與親子互動
撫觸:給早產兒進行撫觸可以促進嬰兒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撫觸時要選擇溫暖、安靜的環境,雙手涂抹適量的嬰兒油,動作要輕柔、緩慢??梢詮膵雰旱念^部開始,依次進行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的撫觸。
親子互動:多與早產兒進行親子互動,如輕聲說話、唱歌、微笑等,可以增強嬰兒的安全感,促進嬰兒的情感和智力發育。雖然早產兒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行為,但他們能感受到大人的關愛和溫暖。
總之,早產兒的護理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耐心、細心和愛心。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幫助早產兒健康成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讓他們能夠順利地度過生命中最初的關鍵時期。在護理過程中,如果遇到任何疑問或困難,一定要及時咨詢醫生或專業的護理人員。
認準上海博友公司查看更多詳細婦嬰知識http://localhost/MetInfo5.3.19/product/product_9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