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爆炸中的急救
2015年8月12日晚23時34分左右,天津濱海新區一處危險品物流倉庫發生爆炸,隨后引起周圍多家工廠更強烈的二次爆炸,中國地震臺網速報顯示,第一次爆炸發生在8月12日23時34分6秒,近震震級約2.3級,相當于3噸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種后,近震震級約2.9級,相當于21噸TNT——這已經達到一枚微型戰術核武器的爆炸當量,事發事故周邊有居民區。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但沒有完全熄滅。現場消防車、警車等多達百余輛,接受統一調度。事故目擊者均稱傷者眾多,已被送往醫院。爆炸事故造成無數的傷亡者,為天津爆炸事故祈福,也為預防性急救知識做一點介紹。
火初起,煙霧大,熱氣煙霧向上升,應趴在地面匍伏前進,逃出門外。若火勢來自門外,開門前應先用手探察門把的溫度,如已發燙,不宜開門。
樓梯己著火,火勢尚不很猛烈時,披上浸濕的外衣、毛毯或棉被沖下樓梯。若房間火盛,門被烈火封住或樓梯已被燒斷,無法通行時,利用陽臺或流水管向下滑。
生命受到威脅又無路可逃時,用繩子或床單撕成條狀連結起來,一端拴在門窗欄桿或暖氣上,沿此向樓下滑。
若樓層不甚高,被迫跳樓時,先扔下棉被、海綿床墊等物以便緩沖,爬出窗外,手扶窗臺向下滑縮小落下高度。樓層高,不可盲目跳,緊閉門窗,減少空氣流通,延緩火勢蔓延速度。坐在窗臺上,發出求援信號等待救援。
救治他人的運送注意事項:
要經過現場必要的止血、包扎和臨時固定后,才可搬運傷員。
搬運原則為傷情嚴重者最優先;中等傷情者次之;輕傷者最后。
懷疑有脊柱損傷者,應按脊柱損傷搬運。
在挖掘搶救塌方或房屋倒塌被埋的傷員時,應防止誤傷或強行扭曲、拖拉傷員。
對懷疑有頸椎或胸椎骨折或損傷者嚴禁一人抱送,或一人抱頭一人抬腳的方式運送。
頸椎損傷的患者,要有專人托住傷員下頜和枕骨,沿縱軸略加牽引力,使頸部保持中立位,患者置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頭頸的兩側,防止頭部轉動,并保持呼吸道通暢。
如腦組織膨出,應用一個干凈的碗扣在上面,再用繃帶包扎固定,以減少震動。
胸部外傷 先用消毒敷料密封傷口包扎。以“坐椅式”搬運,傷員取坐位或半臥位。
腹部外傷 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屈曲,膝下加墊,盡量放松腹壁。腹腔臟器脫出不應回納,以免感染,應用清潔的碗蓋上,結扎固定后搬運。
希望博友醫學的以上介紹,可以為此次爆炸事故的救援工作和周圍人群逃生做出幫助!